您当前的位置:网站主页 -> 专业建设
法律事务人才培养方案

更新时间:2021-06-11  

一、名称及代码

法律事务(680503)

二、入学要求

普通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学制3年。学校推行学年学分制,允许学生采用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修业年限为3~5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法学大类

(68)

法律事务类(6805)

商务服务业 (72)

律师(2-07-03)

审判辅助人员(2-07-06)

基层法律服务;司法助理;中小企业涉法事务

五、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法律服务机构等一线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健全体魄,熟练掌握法律事务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六、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 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

1.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文明执法、环境保护、消防等相关知识。

3.熟悉法理学、宪法和刑法的基础知识。

4.掌握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法律知识。

5.掌握经济法原理与实务、民法原理与实务的相关知识。

6.掌握中小企业法务的相关知识。

7.掌据法律咨询、民事诉讼代理的相关知识。

8.掌握法律文书写作的基础知识。

(三)能力

1.具备一定的法律思维、逻辑推理能力。

2.具备分析和解答常见法律问题的咨询能力。

3.具备与当事人进行沟通能力。

4.具备和解、调解等组织协调能力。

5.具备仲裁与诉讼代理能力。

6.具备在基层开展法律代理的能力。

7.具备基层常用法律文书制作能力。

8.具备法制宣传、法务管理等各种社会活动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程设置

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公共基础课程

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基础、毛主席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体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应用数学、高职英语、创新创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并以讲座形式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美育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等课程。

(二)专业课程

包括基础课程。

1.基础课程:开设法理学、宪法、刑法、经济法原理与实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公安基础知识等课程。

2.核心课程:开设民法原理与实务、法律咨询、民间纠纷调解、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代理、中小企业法务、法律文书写作等课程。

(三)素质拓展课程

包括基础素质拓展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

1.基础素质拓展课程:开设创新创业实践、人际交往与沟通、国学基础、知识教育等课程。

2.素质拓展课程:开设治安管理概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侦查总论、警察体育、知识产权法、合同法原理与实务、婚姻与家庭继承法等课程。

(四)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事训练、劳动教育、课程实验实训、第二课堂活动、跟岗与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

军事训练在新生入学报到后开展完成;劳动教育在平时班级活动时开展完成。

课程实验、实训在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和相关司法单位等展开完成。

第二课堂活动由团委及学生管理部门分学期组织开展完成。

跟岗实习在二年级安排,顶岗实习在三年级安排,由学校组织在基层司法机构开展完成。实习过程要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有关要求。

社会实践由学校组织,可在基层社区及其他校外场所开展完成。

(五)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1.民法原理与实务    6学分,108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践54学时。

主要包括民法基础理论,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及实践,物权、债权、人身权和民事责任制度的基本知识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系统、科学的法律意识,打下坚实的法学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2.民事诉讼法    4学分,72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

主要包括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任务、当事人制度、诉与诉权制度、证据制度、一审程序、上诉程序、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等的研究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给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理论研究根底,使其具备在民事诉讼中运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民事诉讼理论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3.中小企业法务    4学分,72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

主要包括企业组织形式的法律特征和相应法律规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明晰各类中小企业的特点,熟悉申请登记中小企业的开办程序、公司治理、生产经营、合同管理、行政和争议解决方式。

4.法律咨询    2学分,36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实践24学时。

主要包括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产权法相关法学知识、法学理论以及将其服务于社会,解决实际生活中各种法律问题的操作过程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正确界定和把握法律关系、正确运用实体和程序法律、恰当使用术语的能力。

5.民间纠纷调解    2学分,36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践18学时。

主要包括人民调解基本法律制度、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基本人民调解技能的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人民调解基本法律制度、基本调解理论,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人民调解方法。

6.民事诉讼代理    2学分,36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20学时。

主要包括人民调解基本法律制度、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基本人民调解技能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人民调解基本法律制度、基本调解理论,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人民调解方法。

7.法律文书写作    4学分,72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践36学时。

主要包括各类法律文书的写作方法与基本内容,增强学生运用法律文书分析案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系统掌握法律文书写作的写作格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各种法律文书写作的不同特点与写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司法个案及相关法律问题。

八、学时学分安排

每学期教学周为18周,考试1周,节假日1周,机动1周,寒假4周,暑假6周,三年共安排150周,三年总学时数为2610学时,总学分为145学分。

学时与学分的换算18学时计为1个学分,军训、社会实践、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以1周计1学分,第二课堂活动一学期计2学分。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各安排1周,利用一、六学期的机动周时间,不计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26.90%,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41.38%,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31.72%,其中,跟岗实习9周,顶岗实习累计时间为27周。素质拓展课程学分为14学分,教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为9.66%。

九、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时间分配(按周)

表1:教学时间分配表(安排跟岗实习用)

学期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考试

节假日

机动

假期

合计

16

2

1

1

1

4

25

18


1

1

1

6

27

18


1

1

1

4

25

9

9

1

1

1

6

27

9

9

1

1

1

4

25


18

1

1

1


21

合计

70

38

6

6

6

24

150

(二)课程性质与结构比例

表2:课程性质与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合    计

百分比(%)

公共课程

418

284

702

26.90

专业课程

534

546

1080

41.38

实践环节


828

828

31.72

合    计

952

1658

2610

100.00

百分比(%)

36.48

63.52

100.00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

表3: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课时分配




开课学期及周课时数




18

18

18

9

9

9

9

18





99003011

新生导论与职业发展

1

18

10

8

1














99003023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

3

54

36

18

3





99003034

毛主席思想概论

4

72

54

18


4




99003041

形势与政策教育

1

18

12

6

¼

¼

¼

¼

¼

99003051

心理健康教育

1

18

12

6

¼

¼

¼

¼

¼

99003061

美育教育

1

18

12

6

¼

¼

¼

¼

¼

99003071

红色文化教育

1

18

12

6

¼

¼

¼

¼

¼

99003082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2

36

24

12


2







99003092

公共体育

2

36

4

32

2








99003112

专项体育Ⅰ

2

36

4

32


2







99003134

计算机应用基础Ⅱ

4

72

36

36

4








99003142

高职英语Ⅰ

2

36

24

12

2








99003152

高职英语Ⅱ

2

36

24

12


2







99003194

应用文写作Ⅱ

4

72

54

18

4








99003224

应用数学Ⅱ

4

72

54

18

4








99003231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18

10

8




1


1



小计


35

630

382

248
















99006012

专项体育Ⅱ

2

36

4

32









99006022

专项体育Ⅲ

2

36

4

32









99006052

人际交往与沟通

2

36

18

18









99006062

演讲与口才

2

36

18

18









小计

选开

4

72

36

36



2

2










68053314

法理学

4

72

36

36

4








68053324

宪法

4

72

36

36


4







68053336

刑法

6

108

54

54


6







68053342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

2

36

18

18



2






68053354

刑事诉讼法原理与实务

4

72

36

36



4






68053364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4

72

36

36



4






68053472

公安基础知识

2

36

18

18




2


2



小计


26

468

234

234













68050316

民法原理与实务

6

108

54

54



6






68050324

民事诉讼法

4

72

36

36




4


4



68050334

中小企业法务

4

72

36

36




4


4



68050342

法律咨询

2

36

18

18



2






68050352

民间纠纷调解

2

36

12

24




2


2



68050362

民事诉讼代理

2

36

18

18




2


2



68050372

法律文书写作

4

72

36

36




4


4



小计


24

432

210

222














68056312

治安管理概论Ⅰ

2

36

18

18









68056322

治安管理概论Ⅱ

2

36

18

18









68056332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2

36

18

18









68056342

侦查总论

2

36

18

18









68056352

警察体育

2

36

18

18









68056362

知识产权法

2

36

18

18









68056372

合同法原理与实务

2

36

18

18









68056382

婚姻与家庭继承法

2

36

18

18









68056392

证据法学

2

36

18

18









68056302

逻辑学

2

36

18

18









小计

选开

10

180

90

90



2

4

4


4






99009012

军事训练

2

36


36









99009028

第二课堂活动

8

144


144

2

2

2

2


2



99009049

跟岗实习

9

162


162





18




99009050

顶岗实习

27

486


486







18

18

小计


46

828


828










合计


145

2610

952

1658


26

26

26

25

18

25

18

18

(四)分学期教学安排

表4: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安排表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理论

实践

考核

周学时

0

合  计


26

468

254

214


26

1

99003011

新生导论与职业发展

1

18

10

8

1

2

99003023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

3

54

36

18

3

3

99003092

公共体育

2

36

4

32

2

4

99003134

计算机应用基础Ⅱ

4

72

36

36

4

5

99003142

高职英语Ⅰ

2

36

24

12

2

6

99003194

应用文写作Ⅱ

4

72

54

18

4

7

99003224

应用数学Ⅱ

4

72

54

18

4

8

68053314

法理学

4

72

36

36

4

9

99009028

第二课堂活动

2

36


36

2

10


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美育教育、红色文化教育以讲座方式开设,各4学时

表5:第二学期课程教学安排表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理论

实践

考核

周学时

0

合  计


26

468

232

235


26

1

99003034

毛主席思想概论

4

72

54

18

4

2

99003082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2

36

24

12

2

3

99003112

专项体育Ⅰ

2

36

4

32

2

4

99003152

高职英语Ⅱ

2

36

24

12

2

5

99006XX2

基础素质拓展课Ⅰ

2

36

18

18

2

6

68053324

宪法

4

72

36

36

4

7

68053336

刑法

6

108

54

54

6

8

680563X2

素质拓展课Ⅰ

2

36

18

18

2

9

99009028

第二课堂活动

2

36


36

2

10


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美育教育、红色文化教育以讲座方式开设,各4学时

表6:第三学期课程教学安排表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理论

实践

考核

周学时

0

合  计


26

468

216

252


26

1

99006XX2

基础素质拓展课Ⅱ

2

36

18

18

2

2

68053342

经济法原理与实务

2

36

18

18

2

3

68053354

刑事诉讼行政诉讼法

4

72

36

36

4

4

68053364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4

72

36

36

4

5

68050316

民法原理与实务

6

108

54

54

6

6

68050342

法律咨询

2

36

18

18

2

7

680563X2

素质拓展课Ⅱ

2

36

18

18

2

8

680563X2

素质拓展课Ⅲ

2

36

18

18

2

9

99009028

第二课堂活动

2

36


36

2

10


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美育教育、红色文化教育以讲座方式开设,各4学时

表7:第四、五学期课程教学安排表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理论

实践

考核

周学时

0

合  计


25

450

202

248


25

1

99003231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18

10

8

1

2

68053472

公安基础知识

2

36

18

18

2

3

68050324

民事诉讼法

4

72

36

36

4

4

68050334

中小企业法务

4

72

36

36

4

5

68050352

民间纠纷调解

2

36

12

24

2

6

68050362

民事诉讼代理

2

36

18

18

2

7

68050372

法律文书写作

4

72

36

36

4

8

680563X2

素质拓展课Ⅲ

2

36

18

18

2

9

680563X2

素质拓展课Ⅳ

2

36

18

18

2

10

99009028

第二课堂活动

2

36


36

2

11


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美育教育、红色文化教育以讲座方式开设,各4学时

十、毕业要求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达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准予毕业。


地址:江西省新余市劳动北路919号(西大门)、市北环路516号(北大门)、市科环路77号(南大门)  邮编:338000

联系方式:0790-6736399   版权所有©2013赣西科技职业学院   赣ICP备20009562号